近期,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枣庄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9项、扩展项目12项,共计31项。枣庄市群众艺术馆于2014年8月7日在艺术馆一楼会议室举行枣庄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颁牌仪式,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徐隆出席仪式,各区(市)文化馆代表参加颁牌仪式,由徐隆馆长向各区(市)申报单位颁发标牌。
枣庄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录包括传统音乐、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项目,共计31项。此次颁牌仪式按照文化部的要求完善了政策法规加强制度保障,落实保护措施加强科学保护,健全协作机制形成了全方位保护体系,加强了基础设施和数据库建设,创新了保护理念,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产生活,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共享保护成果。
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激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的开展,7月22日枣庄市非遗保护中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了传承经费。
我市共有省级传承人11人,分别是柳琴戏传承人、鼓儿词传承人、伏里土陶传承人、鲁南花鼓传承人、洛房泥玩具传承人、山亭皮影传承人、松枝鸟传承人、齐村砂陶传承人、石榴盆景传承人,其中柳琴戏和鼓儿词有2名传承人。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规定,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经费每年6000元,我们按照规定按时发放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经费,共发放传承经费66000元,并对传承人填报的《传承目标责任书》进行了审核。
此次传承人经费的发放,进一步调动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传承目标责任书》中自己制定的工作任务。传承人们都表示以后将更加努力工作,把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做得更好。
枣庄市群众艺术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