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的齐村砂陶制作技艺始源于北辛文化时期,距今已有7300年的历史。齐村制陶历史悠久,唐代陶业大兴,元时发展到鼎盛,呈现家家窑火、户户做陶的繁荣景象。齐村砂陶原始的制作工艺,被专家称为“活着的标本”。
齐村砂陶又名齐村夹砂陶,其制作工艺大致分为选料、踩泥、制坯、阴干、入窑、烘烧等十几道程序,而其中选料、制坯、阴干、烘烧四道工序尤为重要。主要产品包括粗砂壶、大砂缸、砂盆、罐、坛、油灯、油瓶、酒壶等日常生活用品。在保持原有古老工艺的基础上,项氏传承人存古创新,不仅使北辛文化夹砂陶艺术瑰宝重现异彩,而且在就地选料、新配方研制、产品功能、设计创意等方面继续突破,现已形成存古、仿古、创新三大系列,实用、观赏、工艺三个类别100多个品种。
齐村砂陶的独特在于既有砂的透气性、又有土的可塑性。素心素面的齐村砂陶,经陶工之手捏制拍打成型,同时融入制作者的思想,点石成金,使方圆之潤,呈现出万千气象。既有土陶的质朴,又不失瓷的高贵,齐村砂陶已从纯粹实用的过程,提升为层次更高的艺术作品。齐村砂陶是土与火的艺术,是人与自然的天作之合,经过千年岁月的历练,家族五代人的延续传承,其传统的凝聚和自然之美,超越时空,形成了齐村砂陶“古朴典雅 粗细相融”的独特艺术风格。该制陶工艺,被专家誉为“活着的标本”。 黑砂壶等陶器质地较粗,器形粗犷,并与含砂的胎质和炊煮的使用功能相协调,保持传统的制陶工艺。粘土中掺入细砂颗粒,增强陶器的耐热急变性能,高温焙烧下不变形,制成的陶器再次受热不破裂,可作炊器,如陶罐、陶鼎、陶壶、砂锅、砂盆、火锅灶具等。原料配方由独创的紫页岩、红砂岩、红土、粘土和煤矸石配比使用,含矿物质增加健康成分、环保节能;产品质地由粗变细;色泽由单色变多色;产品由单一向系列化发展,集实用、观赏、功能于一体;题材更加丰富多彩,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齐村砂陶制作技艺历经风雨,五代传承,不断融合创新,独树一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