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铜管卡戏是唢呐表演艺术的分支。唢呐起源于西汉(公元202年)。经过历代发展,它成为了从宫廷、官府到民间社会,上下贯穿、一脉相承的艺术事业。满清时代,峄县地区较有名气的唢呐班有“七家子半”,其中峄城北关“刘家班”是“官喇叭班”,是专为官方接官“迎诏”为官府服务的班子。其他的班子活跃于民间。本区唢呐艺人的铜管卡戏《哭长城》,曾经在山东省“薛国杯”金唢呐艺术汇演中获得金奖。而今,鲁南的铜管卡戏班成为了全区唯一的传承班子。
鲁南铜管卡戏又名“金口角”。其铜管比唢呐略小一点,无眼,用金敷碗卡在喇叭头上。艺人在铜管吹奏中巧妙灵活的用金敷碗以各种姿态卡弄触动。使铜管发出抑、扬、顿、挫和起、伏、跌、宕的音质和音色。演奏中透露出深厚的人情味。鲁南铜管卡戏的代表作,主要有:京剧《借东风》、《捉放曹》,豫剧《秦雪梅吊孝》、《白蛇传》,柳琴戏《小姑贤》、《王定保借当》等戏曲选段。通过演奏反映出喜、怒、哀、乐、人物情怀及其社会背景。卡戏演奏可产生令人情绪激昂或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这是卡戏表演和唢呐演奏的根本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