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花棍舞起源于乞讨。“花棍”起初时主要用以“击节”,兼有“打狗棍”之用,此时动作也很简单,主要是直立唱歌时拍打上身伴随着歌唱发出“沙沙”声。后来庙会和“玩社”时才被民间艺人发展成为成套的舞蹈。
花棍舞没有独立的曲谱,各种民歌均可用来舞蹈。较常用的为《八仙庆寿》、《画扇面》、《绣花灯》等民歌,伴奏多用丝竹加上唢呐。
鲁南人刚直豪爽,但生活凄苦贫寒,所以鲁南民歌多于凄怨忧郁之中透出粗犷豪放。“花棍舞”的风格自然也摆脱不出这种基调,它的舞蹈动作舒展流畅,节奏明快,跳跃性强;旋律时而委婉细嫩,时而刚劲奔放。表现出鲁南人民在困苦的人生道路上倔强不屈,豁达向上的精神。
